© CCFOUND sp. z o.o. sp.k.

波兰将利润交给他人——利润率如何使我们仅仅成为“欧洲的工人”

你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吗?为什么波兰尽管拥有巨大的潜力,仍然停留在欧洲的组装厂角色?我们努力工作,拥有优秀的专业人才,但最终全球品牌并不是在我们这里诞生的,我们也不是制定条件的人。有人可能会说:“是啊,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这很正常。”但真的是这样吗?让我们看看中国——几十年前,他们还是“世界廉价劳动力”,而今天呢?他们生产自己的智能手机、电动汽车,发展人工智能并征服市场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波兰能否走上类似的道路?

什么是利润率,为什么这是发展的关键?

我们从基础开始。什么是利润率?这只是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异。利润率越大,公司赚得越多。理论上很简单。但在实践中呢?波兰经济依赖于低利润率。这意味着我们生产组件、半成品、外包服务——但不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最终产品。

以汽车工业为例。在波兰,我们有大众、菲亚特、梅赛德斯的工厂——我们组装汽车,制造零部件。但是德国人、法国人或韩国人销售成品汽车,赚取每辆车30-40%的利润,而我们赚取的只是这笔金额的一小部分。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——曾经他们也做同样的事情,为西方公司组装。但今天呢?我们有比亚迪、蔚来、小米,他们生产自己的电动车,并开始与特斯拉竞争。

低利润率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整个经济。看看电子、能源,甚至IT——许多波兰公司做着出色的事情,但最终却成为更大玩家的外包商。这就像一个雇员,他赚取收入,但永远无法积累财富,因为他的工作推动了老板的财富。

中国是如何不再成为世界组装厂的?

没错。既然中国走出了这个陷阱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关键有三点:技术转让、保护本国市场和建立自己的品牌。

1. 技术转让

西方公司不能随便进入中国并在那里销售他们的产品。他们必须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技术。这使得中国人能够学习、复制,然后发展自己的解决方案。例子?华为——曾经为外国电信公司提供组件,如今是5G网络建设的领导者之一。

2. 强有力的工业政策

中国没有将一切留给自由市场。国家指出了关键行业——汽车、电子、能源——并开始积极支持它们。公司获得税收减免、优惠贷款和政府订单。在波兰呢?往往正好相反——我们更愿意接受外国投资者,他们在这里建立工厂并支付低工资,而不是支持本国公司。

3. 建立自己的品牌

曾几何时,“中国制造”与劣质品挂钩。今天呢?像小米、联想、大疆或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竞争。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厂——他们开始创造自己的产品,因此获得了全部的利润。

波兰哪里犯了错误?

好吧,波兰在做什么?我们不是专注于自己的品牌,而是为他人组装。这就像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牌,但仍然在防守,等待别人先出手。

看看能源部门——我们有潜力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技术,但目前我们仍在从德国和中国购买面板和涡轮机。汽车工业?我们有优秀的工程师,但外国公司主导市场。国防工业?我们本可以成为中欧的领导者,但我们在研发上的投资仍然太少。

波兰如何改变战略?

我们有几个选择。

1. 投资于波兰技术和品牌

如果我们想成为全球玩家,就必须支持自己的公司。这并不意味着要关闭自己对外国投资者的门,而是要像中国那样推广我们的企业。政府应该支持波兰技术在关键行业的发展——IT、汽车、能源。

2. 波兰作为欧洲的物流中心

我们位于欧洲的中心——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。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这一点,我们可以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主要过境点。像中央交通港(CPK)这样的项目可以帮助巩固这一地位,但我们必须确保从中获得实际利益,而不仅仅是充当外国公司的“停靠站”。

3. 与乌克兰合作——发展新机遇

战争后的乌克兰重建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。如果波兰能够妥善处理,我们可以成为对我们东部邻国的技术、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。在国防、能源或建筑领域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新的强大的波兰品牌。

波兰必须停止成为“雇员”

为了充分理解这个问题,让我们想象一个普通的雇员。他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——账单、食物、住房。通常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时间来发展、投资或建立自己的事业。他不创造可以在未来产生收入的资产,而是专注于当前的生存。这导致他的财务状况稳定,但并不导致财富的积累。

现在将这个类比转移到宏观经济层面和波兰作为一个国家。如果一个国家主要专注于为外国公司生产,它就充当了外包商,而不是资本的拥有者。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、工厂,但利润和决策被外国公司控制。我们不建立自己的品牌或技术,不在大规模上发展创新,而只是为更富有的经济体执行任务。波兰,就像一个雇员,将其资源用于满足当前需求,而不是投资于自己的未来。

真正的发展始于国家——就像企业家一样——创造自己的产品、创新和技术。我们必须从外包商的角色转变为创造者和拥有者。这意味着投资于波兰公司,建立强大的品牌,并发展战略性行业,如军事技术、能源或现代工业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停止为他人的财富工作,开始建立自己的财富。

总结

如果波兰想要真正发展,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模式。我们不能满足于为德国、法国或美国的外包商的角色。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品牌、技术和创新。

中国证明了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。这并不容易,也不会一蹴而就,但如果我们坚持不懈,20-30年后,我们可能会拥有自己的全球公司、自己的技术,而波兰不仅可以成为组装厂,还可以成为中东欧的领导者。

最后

既然波兰被称为“欧洲的中国”,因为它在生产和低劳动力成本方面的角色,那么值得从中吸取正确的教训。中国没有停留在仅仅是世界廉价工厂的角色——他们投资于技术、发展自己的品牌和创新。如果我们真的想赶上中国,我们必须采取类似的方向,建立强大的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波兰公司。

你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吗?为什么波兰尽管拥有巨大的潜力,仍然停留在欧洲的组装厂角色?我们努力工作,拥有优秀的专业人才,但最终全球品牌并不是在我们这里诞生的,我们也不是制定条件的人。有人可能会说:“是啊,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,这很正常。”但真的是这样吗?让我们看看中国——几十年前,他们还是“世界廉价劳动力”,而今天呢?他们生产自己的智能手机、电动汽车,发展人工智能并征服市场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波兰能否走上类似的道路?

什么是利润率,为什么这是发展的关键?

我们从基础开始。什么是利润率?这只是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异。利润率越大,公司赚得越多。理论上很简单。但在实践中呢?波兰经济依赖于低利润率。这意味着我们生产组件、半成品、外包服务——但不以自己的品牌销售最终产品。

以汽车工业为例。在波兰,我们有大众、菲亚特、梅赛德斯的工厂——我们组装汽车,制造零部件。但是德国人、法国人或韩国人销售成品汽车,赚取每辆车30-40%的利润,而我们赚取的只是这笔金额的一小部分。现在让我们看看中国——曾经他们也做同样的事情,为西方公司组装。但今天呢?我们有比亚迪、蔚来、小米,他们生产自己的电动车,并开始与特斯拉竞争。

低利润率的问题涉及到我们整个经济。看看电子、能源,甚至IT——许多波兰公司做着出色的事情,但最终却成为更大玩家的外包商。这就像一个雇员,他赚取收入,但永远无法积累财富,因为他的工作推动了老板的财富。

中国是如何不再成为世界组装厂的?

没错。既然中国走出了这个陷阱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关键有三点:技术转让、保护本国市场和建立自己的品牌。

1. 技术转让

西方公司不能随便进入中国并在那里销售他们的产品。他们必须与中国合作伙伴分享技术。这使得中国人能够学习、复制,然后发展自己的解决方案。例子?华为——曾经为外国电信公司提供组件,如今是5G网络建设的领导者之一。

2. 强有力的工业政策

中国没有将一切留给自由市场。国家指出了关键行业——汽车、电子、能源——并开始积极支持它们。公司获得税收减免、优惠贷款和政府订单。在波兰呢?往往正好相反——我们更愿意接受外国投资者,他们在这里建立工厂并支付低工资,而不是支持本国公司。

3. 建立自己的品牌

曾几何时,“中国制造”与劣质品挂钩。今天呢?像小米、联想、大疆或比亚迪这样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竞争。中国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厂——他们开始创造自己的产品,因此获得了全部的利润。

波兰哪里犯了错误?

好吧,波兰在做什么?我们不是专注于自己的品牌,而是为他人组装。这就像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牌,但仍然在防守,等待别人先出手。

看看能源部门——我们有潜力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技术,但目前我们仍在从德国和中国购买面板和涡轮机。汽车工业?我们有优秀的工程师,但外国公司主导市场。国防工业?我们本可以成为中欧的领导者,但我们在研发上的投资仍然太少。

波兰如何改变战略?

我们有几个选择。

1. 投资于波兰技术和品牌

如果我们想成为全球玩家,就必须支持自己的公司。这并不意味着要关闭自己对外国投资者的门,而是要像中国那样推广我们的企业。政府应该支持波兰技术在关键行业的发展——IT、汽车、能源。

2. 波兰作为欧洲的物流中心

我们位于欧洲的中心——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。如果我们好好利用这一点,我们可以成为东西方之间的主要过境点。像中央交通港(CPK)这样的项目可以帮助巩固这一地位,但我们必须确保从中获得实际利益,而不仅仅是充当外国公司的“停靠站”。

3. 与乌克兰合作——发展新机遇

战争后的乌克兰重建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。如果波兰能够妥善处理,我们可以成为对我们东部邻国的技术、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关键供应商。在国防、能源或建筑领域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新的强大的波兰品牌。

波兰必须停止成为“雇员”

为了充分理解这个问题,让我们想象一个普通的雇员。他工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——账单、食物、住房。通常他没有足够的资金或时间来发展、投资或建立自己的事业。他不创造可以在未来产生收入的资产,而是专注于当前的生存。这导致他的财务状况稳定,但并不导致财富的积累。

现在将这个类比转移到宏观经济层面和波兰作为一个国家。如果一个国家主要专注于为外国公司生产,它就充当了外包商,而不是资本的拥有者。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、工厂,但利润和决策被外国公司控制。我们不建立自己的品牌或技术,不在大规模上发展创新,而只是为更富有的经济体执行任务。波兰,就像一个雇员,将其资源用于满足当前需求,而不是投资于自己的未来。

真正的发展始于国家——就像企业家一样——创造自己的产品、创新和技术。我们必须从外包商的角色转变为创造者和拥有者。这意味着投资于波兰公司,建立强大的品牌,并发展战略性行业,如军事技术、能源或现代工业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停止为他人的财富工作,开始建立自己的财富。

总结

如果波兰想要真正发展,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模式。我们不能满足于为德国、法国或美国的外包商的角色。我们必须创造自己的品牌、技术和创新。

中国证明了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。这并不容易,也不会一蹴而就,但如果我们坚持不懈,20-30年后,我们可能会拥有自己的全球公司、自己的技术,而波兰不仅可以成为组装厂,还可以成为中东欧的领导者。

最后

既然波兰被称为“欧洲的中国”,因为它在生产和低劳动力成本方面的角色,那么值得从中吸取正确的教训。中国没有停留在仅仅是世界廉价工厂的角色——他们投资于技术、发展自己的品牌和创新。如果我们真的想赶上中国,我们必须采取类似的方向,建立强大的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波兰公司。

Show original content
波兰将利润交给他人——利润率如何使我们仅仅成为“欧洲的工人”波兰将利润交给他人——利润率如何使我们仅仅成为“欧洲的工人”

3 users upvote it!

1 answers


Mariusz444

Next week I will not be able to post the article because I will be at a conference, so I am publishing it today.

Next week I will not be able to post the article because I will be at a conference, so I am publishing it today.

Machine translated